理论学习
首页 / 党建工作 / 理论学习 / 正文

伟德国际1946官网2017年3月份政治理论学习内容

发布时间:2017-03-02  点击数:


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的一条根本经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攻坚克难、强基固本,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掌握了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主动权,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在治国理政新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以非凡的理论勇气、高超的政治智慧、坚韧不拔的历史担当精神,把握时代大趋势,回答实践新要求,顺应人民新期待,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科学理论,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提供了基本遵循。

“事非经过不知难。”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伟大实践、伟大成就、伟大创造,是在前所未有的伟大斗争中赢得的,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倍加爱护、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这其中的一条根本经验,就是牢固树立并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增强“四个意识”,是党和国家赢得胜利的根本法宝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国内外政治风波、经济风险等严峻考验面前,从容不迫地领导实现了党和国家领导的平稳交接。在这一历史过程中,邓小平同志深刻总结坚持党中央核心领导的成功经验指出:“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10页)“最关紧要的是有一个团结的领导核心。这样保持五十年,六十年,社会主义中国将是不可战胜的。”(《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5页)他还特别强调指出:“这是最关键的问题。国家的命运、党的命运、人民的命运需要有这样一个领导集体。”(《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10页)

20多年后的今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全部实践,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不断增强“四个意识”、不断提高党治国理政能力和水平,首先体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首先从中央政治局开始,率先制定并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坚决铲除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等腐败分子,党心军心民心为之一振。由此推出了巡视“全覆盖”、整治“灯下黑”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打开了反腐倡廉、正风肃纪、夯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的新局面。全面从严治党,有力推动了全党工作作风的转变,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注入了新的动力。

不断增强“四个意识”、不断提高党治国理政能力和水平,还体现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作风修养的普遍提高。各级党委扛起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以严肃问责推动责任落实,层层传导压力,强化党员日常管理监督,拧紧管党治党的螺丝。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

不断增强“四个意识”、不断提高党治国理政能力和水平,更体现在党和国家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正在深入贯彻落实。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新发展理念指引下,中国正在稳步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前进,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8000美元,并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支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自2013年12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32次会议,系统推出一系列具有标志性、关键性、引领性的改革措施。全面依法治国稳步推进,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不断提高,奋力开创了依法治国的新局面。与此同时,“一带一路”建设、亚投行建设取得积极成效,G20杭州峰会彰显出中国方案、中国理念、中国智慧的国际共识。

党中央权威,是党的政治生命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切成就的取得,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之所以不断取得新成就、开创新局面,根本就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根本就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科学指导。4年多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习近平总书记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夙夜在公的精神在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中树立起崇高威望,在伟大斗争实践中已经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在复杂局面中始终保持政治定力

“不讲政治,就等于没有灵魂。”政治意识,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关键,也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关键。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的统一,加强党的领导关键是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注重政治上的要求,增强政治意识,严明政治纪律,时刻绷紧政治纪律这根弦,坚持党的纪律不动摇,维护党中央领导核心不含糊,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走样,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增强政治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决定的,是我们党对党员、干部的一贯要求。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正确的政治路线决定党的命运。党员、干部只有自觉增强政治意识,才能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对党绝对忠诚,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为党的事业和人民幸福奉献终身。

强化政治意识,是做合格党员的重要标准。我们党是一个有8800多万名党员、在13亿多人口大国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决不允许党员、干部不讲政治、自行其是,各搞一套、为所欲为。否则,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就无从谈起。目前在一些党员、干部中,依然存在党的意识、党员意识淡化,在党不言党,阳奉阴违、当“两面人”,口无遮拦、乱评妄议党中央大政方针,无视组织纪律、我行我素、搞团团伙伙等,必须坚决纠正。

增强政治意识,首要的是强化党的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自觉增强角色意识和政治担当。坚持党性原则、遵循党的政治路线,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归根到底一句话,就是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不断增强大局意识,在多变局势下始终保持战略清醒

大局意识,是合格的党的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也是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领导核心保持高度一致的基本要求。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从国际大局看,就是要努力推动形成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格局,构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国际秩序,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我国的改革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从国内大局看,就是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从维护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个大局来看,就是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自觉维护党中央的权威。这是当前最要紧最突出的大局。

认识大局、把握大局、服从大局,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第一位的要求。正确大局观从哪里来?要从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党性原则中来。要站在党和国家大局上想问题、看问题,自觉服从和维护大局,坚决围绕和服务大局,而不能只打局部的“小算盘”。这就要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精神内涵学深学透、融会贯通,然后自觉贯彻到自己分管方面工作中去。不能只关心局部而忽视全局,不能为了局部而影响全局,不能让局部与全局发生矛盾冲突。屁股一旦坐歪,就必然影响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

“识大局者知天下。”服务大局需要宽广的胸怀和独到的眼光,从党和国家的全局出发,找准服务大局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在指导思想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关系全局的重大原则问题上,全党必须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无论什么人、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都必须以大局利益为重,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小道理服从大道理。凡是有利于大局的事情要尽力办好,凡是不利于大局的事情坚决不做。要坚决防止出现腐败问题与政治问题相勾结,拉帮结派、搞团团伙伙等非组织活动。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等人的殷鉴不远,必须警钟长鸣。

不断增强核心意识,在关键时刻始终保持对党忠诚

“辐辏并进,则明不可塞。”核心意识,最根本的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统一领导。这是党和国家根本利益所在。

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领导核心的确定,既是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郑重政治决断,也是党在领导人民应对伟大斗争中的历史选择与实践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在团结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新长征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创了治国理政新局面,升华了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续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在这一过程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指导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鲜活的马克思主义。在领导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选择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为推进伟大事业、建设伟大工程、赢得伟大斗争的领导核心,这是党之大幸、国家之大幸、民族之大幸。

我们党是坚持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如果没有这个核心,就会纪律涣散、组织松弛,使党沦为毫无战斗力的一盘散沙、各行其是的“私人俱乐部”。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带领全国人民走出苦难、走向辉煌,使中国从分裂到统一、从贫穷到小康、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中统一领导,有一个坚强有力的中央领导核心。维护党中央权威,决不是一般性问题和个人的事,而是方向性、原则性问题,是党性,是大局,关系党、国家、民族前途命运。而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惨痛教训也从反面说明,能不能坚持民主集中制、有没有一个坚强领导核心,关系党和国家的兴衰存亡。

增强核心意识,最根本的是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党赤胆忠心、不怀二心,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做到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确保中央政令畅通、落实到基层。要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善于从政治上划清是非曲直、善恶美丑,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旗帜鲜明,在大风大浪面前立场坚定、态度明朗,在关键时刻敢于亮剑、挺身而出,理直气壮地同形形色色违背党的原则、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作斗争,同诋毁和损害党的形象、歪曲历史、否定领袖、抹黑英雄的现象作斗争。

不断增强看齐意识,在攻坚克难中始终保持团结统一

“群力谁能御,齐心石可穿。”看齐意识,是我们党在攻坚克难中统一思想、统一政策、统一步调、统一行动的重要方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期、全面从严治党进入关键期的情况下,排除各种阻力,破除各种利益固化的藩篱,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用全面从严治党的积极成效推动和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健康持续发展,关键就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抓住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这个“牛鼻子”,极大地增强了全党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增强看齐意识,实质上就是要一切听从党中央的指挥,自觉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自觉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切实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这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是由我们党担负的历史使命所要求的,是每位党员干部的责任所在、义务所在。党中央权威,全党都必须自觉维护,并具体体现到自己的全部工作中去,决不能表面上喊着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实际上没当回事,更不能违背中央大政方针各自为政、自行其是。

增强看齐意识,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我们党对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最重要的纪律要求。我们党是高度集中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团结、行动上的一致是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所在。党的纪律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在这上面出了问题,那就是方向性问题。判断一名党员干部政治纪律意识强不强,关键要看他对党是否忠诚,是否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员干部如果表里不一、阳奉阴违,与党中央离心离德,必然给党的事业带来严重危害。

经常喊看齐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规律和经验,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是我们党的一贯要求。我们这么大一个党、一个国家,没有集中统一,没有党中央坚强领导,没有强有力的中央权威,是不行的、不可想象的。党的领导干部要有很强的看齐意识。只有经常喊看齐,只有各级党组织都经常喊看齐,时刻警醒、及时纠偏,才能使全党始终保持整齐昂扬的奋进状态,确保党中央领导核心政令畅通。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增强看齐意识,不能是一句空话,需要每个党员干部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要经常用中央的决定决议、中央的最新精神、中央的原则要求对照自己的言行,及时校准思想之标、调正行为之舵、绷紧作风之弦。在正心修身上,要经常对表“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做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党员干部;在工作作风上,要经常对照“三严三实”的要求,做立根固本、落细落小、修枝剪叶、从谏如流的践行者;在廉洁自律上,要经常对照《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要求,做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的表率。

总之,牢固树立、不断增强“四个意识”,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一条根本经验,我们要完整领会、全面增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只有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才能使我们党更加团结统一、坚强有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文章来源:《求是》2017年第04期。

牢牢掌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 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回答了事关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指导我们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为深入学习贯彻讲话精神,特刊发四篇文章。

高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  陈宝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事关高等教育事业长远发展的一系列方向性重大问题,深刻阐明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行动指南。教育战线要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讲话精神,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

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能否办好大学,方向问题是第一位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把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自觉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立身之本,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牢地高高地举起来,把这面旗帜插到每一个课堂,高扬在每一名师生心中。

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制度落实。要深刻认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领导干部的政治任务,每一个领导岗位都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站,每一名领导班子成员都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明确把握党委在思想政治工作上负有主体责任,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领导班子成员要自觉履行“一岗双责”,以高度负责、敢于担当的精神抓好思想政治工作。要强化纪律监督,加强监督检查,加大问责力度,推动实行校、院(系)党组织书记抓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述职评议考核制度,对履行责任不力、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长期薄弱的,追究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监督责任、领导责任。

紧紧围绕教师和学生两大群体,做到齐头并进。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加强灌输培养,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要发挥好学科带头人、老教授、老专家等学校精神和校园文化传承者承载者示范者的作用,在传帮带上见效果,引导广大教师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在全面抓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优化党支部设置,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加强教师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

注重统筹好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教学科研骨干队伍建设,推动两支队伍融合发展。实践证明,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强、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得好,内部矛盾少、政治生态健康,业务工作往往开展得也比较好。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既重视党建,又懂业务。要在两支队伍培养上下功夫,通过双向融合整体推进基层党的建设,努力探索把有条件的党务工作者培养成学术带头人,把行政系统主要负责人、学科带头人培养成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逐步实现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是懂政治的业务工作者、基层行政系统负责人是懂党建的行政领导者,整体推进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教学科研骨干队伍建设。

坚持高校党委、院(系)党组织、党支部三级联动。要充分发挥好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好院(系)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把从严治党的体系建立健全起来,责任延伸落实下去,活动正常开展起来。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决贯彻民主集中制。要进一步发挥院(系)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履行好政治职责,保证监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党组织决定的贯彻执行,把握好教学科研管理等重大事项中的政治原则、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在干部队伍、教师队伍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在具体工作实践中,要注重把握本科生党支部、研究生党支部和教师党支部的不同规律和特点,有的放矢、胸中有数地开展工作。

抓住教师和教材两个关键,把好政治关。高校党委要负责对新入职教师的综合考察和把关,完善教师评聘和考核机制,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做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和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要建立健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编审机制,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重要载体。高校党委要对哲学社会科学教材选用进行政治把关,对引进教材选用负总责,组织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的统一使用工作。

抓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  陈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释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我们要自觉按照讲话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教育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要帮助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增强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更加自觉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为此,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积极发挥广大教师的主导作用,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研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大力推进理论创新,重点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着力培养一批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和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具有坚实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知名学者,推出一批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成果并将其贯穿到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面向学生党员骨干这一重点群体,通过理论读书班等举措搭建系统化的理论学习、实践体系,培养一批“真学、真信、真懂、真用”理论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发挥他们在广大学生中思想引领的辐射作用,提升在学生中开展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教育引导学生在国际比较中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当今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中国和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要在国际比较中将中国的特色和优势讲深讲透,使广大学生学深学透,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既要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独特的价值体系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又要正确认识当代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既要具有国际视野,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又不能盲目地迷信别国的发展理念和模式,丧失自信和勇气。要深化学生社会实践,持续推进社会实践与思想教育相结合、与党建和集体建设相结合、与教学计划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事业选择和职业规划相结合,让学生的理想与认知接受真实社会的砥砺磨练。要充分利用海外教育资源,鼓励学生走出国门,提升国际视野,着力打造国际化校园,促进不同文化、生活、专业背景学生的沟通交流,在培养多元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在中外文化的比较鉴别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在国际比较中更加彰显。

教育引导学生深刻认识自身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肩负的历史使命,勇敢承担时代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当今青年学生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要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激励他们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只有在服务国家民族发展大业中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实现个人梦,深刻认识当代青年学生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能力和水平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运和前途,教育引导学生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勇敢地承担起历史使命,担负起时代责任,自觉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之中。积极探索大学精神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机契合点,与时俱进传承和发展大学精神文化,不断完善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广大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主动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历史使命。

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抱负,在勤学苦练中不断增长才干,在知行合一的奋斗中铸就无悔人生。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设更加完善的育人平台,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建立更加凸显个性化、人性化的多元评价体系,支持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志趣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成长路径。重点建设一批挑战度高的示范课,围绕当前全球性挑战问题进行课程设计,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加强就业引导,鼓励学生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做成一番事业,做好一番事业,在追求崇高人生理想的道路上始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

上海大学校长  金东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德树人,与时俱进,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不断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坚守课堂主渠道。要不断深化思政课课堂教学改革,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把思政课课堂建设成为学校的优秀课堂。构建“立交桥式”教学模式,以思政课专职教师为主体,打通思政课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的桥梁、思政课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桥梁以及与中学德育课程的桥梁,建构一体化育人的格局。发展“项链模式”教学,整合资源,由思政课专职教师串连主线,把握教材内容,多人合力备课、通力上课,拓宽学生视野,分享人生感悟,增强课堂效果。以问题为导向,开展“问题解析式”教学,推动思政课教材问题体系向教学问题体系转向。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实现与“思政课”合力育人、全过程育人。

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牢牢掌握话语权。哲学社会科学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影响重大。要积极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作用,编写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教材,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的引领地位,以教材优势带动学科发展,挖掘教材育人资源,合力育人。整合学校师资力量,推进“课程思政”教材建设,丰富教材内容,编写大学生看得懂、乐意看、有感悟、有体会的教材。要用好中国话语诠释好中国故事,讲清楚中国社会发展的道理,避免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要从实践出发,建构中国本土化的话语体系,形成具有学科优势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改变有理说不出、说不清、说不好,甚至不会说的局面,进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话语创新,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话语主导权、主动权,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解释力、渗透力、穿透力、吸引力。

打造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良好校园文化。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注重显性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隐性教育。一是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社团等作用,以健康、高雅、丰富活跃的校园文化提升校园文明程度。二是注重第二课堂建设,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支持学生下乡支教、参加志愿者行动,支持学生在亲身参与中了解国情、了解社会,接受教育,增长才干。

以新媒体新技术为支撑,激活思政课堂,增强教学效果。在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新媒体新技术融入是必然趋势。要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支撑作用,推动教学模式改革,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一是系统梳理传统的好做法,推动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进一步发挥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二是以问题为导向,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开发思政课多媒体课件和微课程建设,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做到把网上的舆论引导和网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把思政课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三是推动学生成为思政课程流程再造的参与者、实践者和受益者,鼓励师生共享,鼓励学生利用所知所学正面发声,传播网络正能量,守护好共同的网上精神家园。

高校要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葛慧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党对教育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更是根本性制度安排,我们要毫不动摇、一以贯之地坚持党对高校工作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使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坚持党对高校的政治领导。一是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高校的灵魂所在。广大高校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的决策部署看齐,并将其贯穿办学治校始终。地方党委和有关部门党组要履行好组织领导、工作指导的政治责任,加强同高校知识分子的联系,确保党的领导在高校全面发挥作用。二是必须坚持正确学术导向。对于每一位教学科研人员而言,无论从事何种学术研究,都有一个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的感情和立场问题。而要真正阐发好中国理论、构建好中国学术,更有一个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指导科学研究的问题。广大高校要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贯穿学科建设、教材编写、课题研究、学术交流、成果评价等各个环节,使学术科研工作始终站稳正确的政治立场、理论立场。三是必须坚持正确价值取向。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高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广大师生将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使高校成为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孵育基地和示范高地。

坚持党对高校的思想领导。一是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主渠道。要着眼提升师生思想政治素质,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点,引导师生深刻领会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要引导和推动广大教师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课堂教学中,认认真真讲好每一堂课,使思政课能够真正“抓住眼球、打动心灵”。二是抓好教师队伍和思政工作队伍这一主力军。要加强对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要让每一位教师都担起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统筹推进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政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思政工作骨干队伍建设,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是抓好课堂、论坛、网络这些主阵地。要抓好课堂教学,在倡导学术自由、学术争鸣的同时,强化教学纪律约束,坚持课堂讲授守纪律、公开言论守规矩,确保课堂始终成为教书育人的良田沃土。要加强高校各类报告会、研讨会、论坛、讲座、社团活动以及校报、校刊、校台的建设管理,决不给错误思想观点提供传播渠道。要建好用好管好校园新媒体平台,确保校园网络空间一片清朗。要重视青年师生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能力培养,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网上舆论斗争和社会思潮辨析。

坚持党对高校的组织领导。一是建强党委领导班子,落实主体责任。高校党委是把握办学方向、凝聚师生人心、引导学校发展的主心骨,必须认真履行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始终坚持把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关键,书记、校长都要成为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确保高校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和人民的人手中。二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堡垒作用。要建立健全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把党组织建在教学科研团队中、建在学生社团中、建在互联网上,做到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要把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纳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整体布局,确保高校党建全覆盖。三是广大党员以身作则,做好示范表率。广大党员要切实加强党性锻炼,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始终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心同德、同向同行。

文章来源:《求是》2017年第03期。

文化自信是制度自信和国家竞争实力的基础

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协调发展,是中国在经济高速增长之后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也就是说,推动经济和文化协同发展,发挥文化对经济发展、制度选择的影响是一项事关全局的重要任务。文化是重要的引领和激励机制,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前提和基础。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并不是一个国家走向强国的全部,现代文化价值体系和文化软实力建设同样是赢得现代化强国竞争的重要维度,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支撑。

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增速和人均收入增长幅度遥遥领先,各项硬实力建设取得很大进步。

但在迈入中等收入门槛以后,中国同样面临着很大挑战,以投资、出口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面临着严峻形势。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受到影响,主要表现为创新和技术进步对增长的贡献下降,在全要素生产率贡献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经济建设也面临着分配不均、发展失衡等问题,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经济高速增长而社会和文化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这种滞后问题导致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一些居民缺乏目标和自我的实现感,正确的价值观缺失,一定程度上沦为单纯为了生活甚至生存去工作的机器。而这些情况的发展可能会导致一些人制度自信的缺失,即对国家、民族以及社会的未来缺乏信心,从而漠视事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各种重大问题,社会凝聚力和协作能力下降。在一定程度上,还可能导致信仰、道德和价值观被扭曲,甚至出现信仰缺失、不良价值观盛行的情况。这将致使来自社会传统、文化、道德层次的自我管理和激励机制缺失,一定范围内使社会丧失来自文化的深层次的稳定和优化功能。

那么,为什么中国在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之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却出现了一些问题?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这是改革不到位导致的。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改革没有到位以至于体制效率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的下滑?一个重要根源就在于文化价值体系建设没有到位,即对观念、信仰、道德、价值观等文化要素建设不到位,从而产生了一定范围内对体制认同感的下降,也使改革缺乏可持续性动力。

在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需注意两种观点与主张:一是经济决定论,认为增长就是一切,片面追求GDP增长和数量累积,认为经济增长会自动带来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并进而推动国家凝聚力的提升。二是制度决定论,认为现代社会关键是完善民主法制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等,制度完善后人们的社会化激励机制就会自动建立起来,经济创新能力以及增长可持续性就可以长久保持下去。

这两种观点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国情是相适应的,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它们一定程度上已开始影响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首先,长期来看,任何国家的经济增长都不可能单兵突进,它需要与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其次,经济增长和制度完善并不会自动带来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人们的很多行为和创造力,事实上更多是受思想和观念支撑的,是受信仰、道德、价值观等文化层面的因素所约束和影响的。因此,如果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文化建设,就会导致激励机制不足和创新能力下降。同时,文化自信缺失也会导致制度自信缺乏根基,从而致使凝聚力下降、激励机制缺位,发展力不从心。

因此,在肯定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成就的同时,还必须意识到中国发展也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发展必须是双向的,既要强调经济增长和制度建设的带动作用,也要强调观念、信仰、道德、价值观、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等对经济创新、技术进步、人才培养、制度建设、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内在的稳定和激励作用。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这一战略定位凸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文化战略以及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通过现代文化价值体系建设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文化发展对经济、制度和社会建设的推动作用。

文化建设是经济增长、制度完善与社会进步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和基本元素。文化建设包括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和自觉意识的提升、现代文化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培育、发展以提升文化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为目标的相关文化产业,等等。以文化自信为支撑建设现代文化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提升文化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是中国走向强国的根本战略,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基石。

从文化和制度的相互关系来看,由于文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对制度的选择和认可,因此,文化自信实际上形成了制度自信的一个重要基础和支撑。文化是制度选择和制度变迁的重要原因,文化基因决定了制度的某些基本方面。文化影响制度的发展,如果将文化因素纳入社会制度之中,则文化又是制度持久存在的机制。制度往往是在特定的文化底蕴中形成的,但当人们把一种制度模式作为思考问题的约定俗成的出发点和社会活动的判断标准的时候,制度反过来又成为一种文化理念。因此,文化和制度的发展与变迁是互动的、互为影响因子的。文化是影响制度的形成、价值取向和效率的重要因素,而制度反过来又影响着文化的性质和形态。

马克思认为文化差异对各民族经济社会制度发展模式具有重要影响,并从不同民族从事生产活动的物质条件的差别来理解和说明这种差别。根据马克思的论述,制度是组织要素,它是文化观念的凝结,但不是文化观念本身,而是文化观念的客体化;它是客观存在的事物,但不是原本自然的客体,而是文化观念所规定的用以组织器物生产的客体。(参看鲁鹏:《制度与发展关系论纲》,《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在马克思看来,文化是影响制度的深层次因素,制度在发展过程中趋于发展为一种文化理念。他正确地指出了文化与制度的相互关系,为进一步研究文化对于制度的影响奠定了理论基础。

文化与制度的相互关系对人类社会发展史产生了重要影响。文化背景不同影响着人们对同一制度的不同的看法,进而影响着人们对于制度的选择和变革的方式,这就带来了制度演进的差异,并进一步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发展的差别化形态。

因此,文化构成了一个社会基本的价值体系,从而对制度选择、演进与效率产生重要影响,并进一步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制度的确立又强化了这种文化价值体系。文化与制度的这种相互关系,决定了文化是制度选择的一个基本前提。因此,文化自信也就成为制度能否受到认可并使人们坚定制度自信的关键。从这个方面来看,采用一种统一标准去衡量和评价不同国家的特定制度毫无意义,因为不同国家的制度选择来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西方主要国家的分权制制度基础是在西方的文化背景下演进而来的,在本质上与罗马共和国和希腊城邦制历史上的“长老会”“元老会”“议会”等模式是一脉相承的。由于文化传统不同,其他区域国家大多很难建立西方国家的分权制民主。非洲、拉美和中东等地区的分权制民主最终都没有实现真正的民主,反而成了“民主化”的反面教材。

众所周知,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有其必然性。由于中国在其历史长河中大部分时期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没有分权制的文化传统,把西式的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民主观念强加于社会主义的中国事实上是背道而驰的。我们的确是要在民主法治的基础上建设一个现代文明社会,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采用西式民主。中国民主必然有其特色,而这种特色是由中国社会长期的文化底蕴和价值取向所孕育的。从这一维度看,盲从于西式民主背离了我国制度与文化的社会主义取向,也不符合马克思关于制度与文化相互作用的发展机制。

中国人民选择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基层民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也是制度自信的基础。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我国形成了社会主义文化价值体系,其集中表现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文化与制度的相互作用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对于维护社会主义制度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至关重要,失去以共产主义理想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相关文化体系,社会主义制度也就失去了精神文化上的根基。因此,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首先应该建立在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基础之上。

由此可见,文化是制度选择的重要基础,这也是我们坚定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重要前提。每个民族都可以而且应该根据自身历史、文化和社会的传统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制度体系。这种经过自觉的文化选择的制度体系往往具有内在的稳定性与契合性,因而更容易坚定人们对于这一制度的自信。

文化不仅影响制度选择和制度效率并进而通过制度对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社会行为产生间接的影响,而且文化还会以其对于作为主体的人的制约和激励功能直接影响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社会行为。可以说,文化对经济活动和社会行为的这两个方面的影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来说是带有根本性意义的。中国梦的现实基础是持续提升经济社会的综合实力,而这种持续提升必须以现代文化价值体系建设作为有力支撑。

尽管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不少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最初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文化的这种作用,尤其是没有充分认识到由文化背景产生的对经济行为的约束和激励效应。经济发展理论最初只是强调要素积累和制度变革的作用,它往往假设文化是中性的,即文化的背景是与生俱来的,且不会发生改变,因而文化要素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微乎其微。后来经济社会发展实践推翻了这个观点,文化在制度变革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首先,观念、信仰、道德、价值观等文化价值体系要素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经济行为,产生约束、控制、激励等各种效果,进而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文化对经济的影响首先是通过约束和激励机制产生的。文化和制度一样对人们的行为起到重要的约束和激励作用,是社会规范的一个方面。美国学者罗伯特·莫非认为,文化显示着“不同社会特定的生活方式。文化包括行为模式,或称行为准则,即规定了哪些行为是合适的、正常的、符合道德规范的。这种后天学到的行为模式是与社会中其他成员共同遵守的”。([美]罗伯特·莫非:《文化和社会人类学》,吴玫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 第21—23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制度本身就是在道德风俗等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形成的。

其次,从中国近现代和当代社会发展的实践来看,文化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起着基础性作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社会制度的选择,使中国坚定走向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带来的社会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使新中国在成立初期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仍在科技、军事、经济等领域取得巨大成就。改革开放以后,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同样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含的勤俭节约理念使中国以最少的外债规模换来了世界最高的资本积累率,革命文化培育的集体观念和勤劳传统使中国更易于推动工业化进程而成为世界工厂。

再次,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和文化软实力的不足,也是中国当前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受到影响的原因之一。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时期,出现了一切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现象。在一些政策层面开始表现为片面追求GDP,忽视了经济发展、社会制度和文化建设作为一个共同发展的生态体系的重要性。这导致了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正确价值观引领缺位的问题。文化自觉带来的激励效应被单纯的制度效应所代替,社会创新活力下降,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影响。

我们一度误以为经济增长可以解决所有社会问题,物质激励和制度建设可以解决所有管理问题。我们一度忽视了在物质激励和制度建设之外,文化建设所带来的巨大潜在价值。比如,新中国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所取得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不仅仅是靠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也不仅仅是靠对劳动者实施各种物质激励,而是出于劳动人民自发或自觉地对建设国家的责任和热情,是这种责任和热情产生了巨大凝聚力。这充分体现了信仰、道德、价值观等文化要素对于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

经济条件、制度约束、物质激励不能代替责任、使命、追求等精神和文化要素的作用。目前我国经济局部出的一些问题,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受到一定影响,这与文化建设滞后、缺乏文化自信导致的社会凝聚力下降、精神文化激励机制欠缺有很大关系。要扭转这种局面,再也不能完全依赖GDP积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扩大等经济手段,也不能过于依赖企业制度、法制建设等制度层面的措施。当前,要格外重视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带来的劳动激情、创新激励和社会凝聚力。如果没有人民文化层面的觉醒和参与,单纯依赖经济要素,必将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问题难以解决。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对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重要意义所在。可以说,在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由于中国共产党理论上的自觉,必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有着更为鲜明的体现和发挥更大的作用。

如今,在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之外,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强国竞争的重要方面,现代文化价值体系和文化软实力与经济和军事实力等一起构成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强国在世界竞争格局中的领先地位不仅依赖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其强大的文化影响力。依靠强大的文化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美、英等国将西方价值观、道德观、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乃至宗教信仰向全世界扩散,成为提升国家影响力的重要方面。

当代世界强国所呈现给我们的不仅是发达的物质文明,还包括其强势的文化价值体系。从这个意义来说,具有民族精神独立性的文化的丰富繁荣也是社会全面发展和国家综合实力强大的一个重要标志。一个现代化强国首先应是一个拥有功能良好的现代文化价值体系的国家。在我国,文化自信的增强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可以产生强大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以及社会凝聚力。只有以现代文化价值体系作为基础才可以增强文化影响力和国家影响力并充分发挥现代制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文化价值体系建设还可以焕发人们巨大的创新激情,产生巨大的社会创造力,使国家创新水平和经济竞争力得以大幅度提升。因此,以提升文化自信、文化影响力和软实力为核心的现代文化价值体系建设,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强国竞争的重要方面。

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不能单纯依靠经济增长等硬实力的提升,还必须着力建设现代文化价值体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凝聚力。要切实发挥文化对现代制度建设的推动作用,提升文化带来的创新激励对创新驱动的贡献,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影响,最终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提供坚强的文化支撑。

(作者:张勇系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胡福明系江苏省政协原副主席)



上一条:中共中央组织部、宣传部关于在广大知识分子中深入开展“弘扬爱国 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的通知

下一条:关于转发校党委宣传部《关于2017年3月份 政治理论学习内容安排的通知 》的通知

关闭